貓三堅持從她與楊霜第一次上君山島開始講述那天發生的故事,她再三強調,這樣做有她的理由。
那次洞庭之行是楊霜的主意,他似乎在早先為書稿取材時,有了什么讓他異常激動的發現,以至于他在前往君山的一路上,都對著貓三嘮叨個沒完,用他的話來說,這次他們的查訪將“徹底顛覆我們對三界之內一切的認識”。對于他的夸大其詞,貓三向來是不以為然的,何況,每當貓三向他打聽具體情況時,他就開始含糊其辭,只是反復念叨“荒佛”,“許亭”,“屏蓬”這幾個名字。
奇怪的事情,似乎在他們進入洞庭湖之后就發生了。當載著兩人的小船在夕陽下劃向君山時,楊霜忽然對著沙洲上倒臥的一頭鐵牛興奮地尖叫起來。他告訴貓三,早在秦代,這頭鐵牛就已經沉在此處了,而鐵牛身下的石像,甚至可以追朔到大禹治水的時代。
為他們劃船的是當地的一個漁夫,他在看到鐵牛后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恐懼,似乎在他的認知里,這東西絕不應該出現在此處。他背過身,刻意不再看那個方向,而當兩個人向他詢問時,他又用不容辯駁的口氣堅決否認身后沙洲和鐵牛的存在。還不停用當地土話告誡著兩人什么,然而當時兩人誰都沒有聽懂,只是一個勁嘲笑那個漁民的愚昧與滑稽。
把兩人送上島之后,那個漁民劃著船飛也似地逃跑了,楊霜也并不著急,他似乎心里早就有了主張,打算在島上逗留兩三天。他帶著貓三小姐一頭扎進君山腹地,當貓三問他為什么不等到明天一早再行動,他只是含糊地回應了一聲“‘督郵’快出來了。”很快最后一抹余暉也漸漸沒入地平線,天空顯出了一種干凈的紫羅蘭色,一顆耀眼的白星在天幕西側閃耀。
“那是長庚。”楊霜看了一眼之后心不在焉地說,“天快要全黑了,時間不多。”
腳下的土路很快就找不到了,楊霜卻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他像是依循什么口訣,一會兒左面拐一下,一會兒右面拐一下,嘴里的喃喃自語越來越難以理解,簡直像是一種不祥的誦念。
“當時我有點怕,從來沒見你這個樣子。”貓三對周問鶴說。
“那晚我們在夜里轉了多久?”道人問。
“其實沒多久,很快你就找到了你要找的東西:一棟年代久遠卻保存完好的房子。”
事實上,這棟石砌的宅子有點保存得太好了,好得讓人感到不舒服。這棟石屋背山建立在一個洼地里,無論是久經風蝕的外墻還是早已褪色石頭門柱,無不讓人感受到歲月侵敗的痕跡,但是建筑本身,卻牢固得如同一塊頑石,在時間的長河里被沖刷了無數年,沒有了顏色,沒有了味道,沒有了氣息,但是,依舊屹立如初,如同時間本身的一塊灰色印記。
石屋上找不到能夠辨識的字跡符號,或許在久遠的過去,它門上曾經懸掛過匾額,現在則早已朽爛得一絲都不剩了。石質的門軸也早已斷裂,半扇石門倒在了臺階上,露出里面黑洞洞的空間,一股霉變的氣味從門內飄了出來。
“這屋子有多少年頭了?”貓三問。
“從建筑風格看,是秦末漢初的樣式。”楊霜說完,已經一腳跨了進去,“我們今晚有地方睡嘍。”
下五門出身的人,當然不會挑剔過夜之處,貓三只是非常地不喜歡這棟房子,而且她也不明白,君山就算是人跡少至,但又不是沙漠絕境,怎么會在這里有一棟一千余歲的房子,而且保存得如此完好?她看到的難道不應該是零星幾塊散落的碎磚和半截傾斜的石梁嗎?她懷著滿腹的狐疑跟在楊霜后面,兩人鉆進門后,在狹窄的回廊里往右轉了個彎,奇怪的再一次事情發生。貓三發現自己又站在了屋外臺階下,剛才進門的地方。楊霜則站在她身邊,也是一臉的困惑。
“怎么回事?”她問。楊霜只是搖搖頭。然后又一次鉆進了屋子。這一次貓三沒有跟在后面,她貓一樣的直覺已經感到事情很不簡單。果然,沒過多久,楊霜忽然出現在她面前,她沒法描述楊霜是怎么出來的,上一刻那里還什么都沒有,下一刻已經站著一個大活人。
貓三心中忽然涌起了可怕的念頭:“不會是鬼打墻了吧。”
“這世上哪有什么鬼打墻。”楊霜不耐煩地搶白了一句,然后對著石屋陷入了沉思,過了大約一盞茶時候,他忽然將信將疑地“嘸……”了一聲。
“你想到什么了?”貓三急忙問。
“或許……我想到了一種解釋。”楊霜的語氣嚴重缺乏肯定,他很可能只是渴望找個人分享一下自己的荒唐想法。
“這棟房子……沒有內部。”他喃喃地說。
“啊?”
“我是說……它……它沒有我們尋常意義的‘邊’,它的外面就是里面,里面就是外面,我們可以隨意進出房子,而不越過它的任意一堵墻,不管我們如何往回廊深處走,我們始終是在房子的‘外面’……”
“世界上會有這種東西?”貓三的語氣里充滿了難以置信,但是她很熟悉眼前這個男子,一旦這男人露出思索的表情,那么不管多古怪的事從他嘴里說出來,就已經真了一半了。
“不,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種房子在現實世界里根本不存在!它……它只可能出現在純粹的數學計算里:這要求房子里有一部分與自身交疊,這根本做不到。”
貓三并沒有聽懂楊霜說了些什么,她只是依稀明白了,在她眼前的是一棟絕對造不出來的房子。現在,她的不安更強烈了。
楊霜整理了呼吸,然后像是下定了決心一樣對貓三說:“再試最后一次,這一次,我們往左拐。”貓三點點頭,在第一次進入石屋的時候,她就已經發現,回廊左邊有一個很矮小的門洞。
兩人又一次進了宅子,他們很方便就在回廊左側找到了門洞,鉆過去之后,發現那是一條向下的階梯。似乎房子的主人在地下擴展了他的宅邸范圍。
楊霜吹亮火折子,兩人沿著階梯向下走了大約兩層樓,前面出現了一個開闊的地下廳堂,楊霜發現入口處還有兩盞漢初式樣的銅燈,就從背包里拿出松明放到燈內,用火折子點燃,干燥的松明發出一連串“噼啪聲”,廳堂也隨之亮了起來,但是同時,貓三卻越發不安了,她發現廳堂的地面上,聳立著三塊墓碑。
什么人會在室內豎墓碑?或者說,什么人會在墳地上建廳堂?貓三百思不得其解,她只覺得眼前的三塊墓碑看上去說不出的陰森不祥,不知是因為時間久遠,還是當初豎立倉促,這三塊碑或多或少都有些傾斜,看上去就像三個陰險的小人先是當著他們的面竊竊私語,然后笑得前仰后合。讓貓三覺得不自在的不僅僅是墓碑,這棟佇立快千年的房子,它的地下室干凈得不可思議,為什么一點蛇蟲鼠蟻的痕跡都看不到,難道它們都被回廊擋在外面了?
正在思索間,楊霜此時已經大步走到了一塊碑前,絲毫沒有遲疑。貓三無奈,也只能緊跟在后。黯淡的火光中,她只能看到墓碑上鐫刻的全都是歪歪扭扭的小篆,貓三連大字都不認識幾個,這種天書一樣的東西自然半點都看不懂。只好問楊霜:“這上面都寫的是什么?”
“這塊上寫著‘秦中郎將盧和之墓’。這塊上寫著‘良人宣衛祭湘君于此’。這塊只寫著‘死生并立’四個字……故老相傳始皇帝巡游洞庭的時候,為了報復湘君,燒光了沿湖所有的樹木,看來這說法不實啊,始皇帝那天不但丟了玉璽,還賠上了自己的一個妃嬪,和一個中郎將。”
貓三又問:“‘死生并立’又是什么意思?”
“我也不知道,但是始皇帝不是一直做夢長生不老嗎,我想……”楊霜說到這里,忽然停了下來,他睜大了兩眼,在地上細細尋找什么。
“怎么了?”
楊霜也不回答,只是隨手指了指地面,貓三這才發現,青磚鋪就的地面上,隱約看得出一個圓點,這點說大不大,但也足夠站下一個人,看它的形狀,絕對是有人故意留下。
“肯定還有更多……”楊霜喃喃低語,兩只眼睛死死盯著地面,這句話不像是說給貓三聽,反倒像是在自言自語。
果然,沒多久,楊霜又在地上尋出了幾個遠點,大小不一,顏色各異,幾乎是毫無規律地分布在這廳堂的地面上。
“這些是什么?”
楊霜深吸了一口氣,似乎是要掩飾內心的激動。從他的表情來看,這些圓點讓他想通了一個長久以來的疑問。
“普天之下,有許多不可名狀,無法理解的存在,有一些,來自遙遠的天外,比如北落師門星,而另一些,可以說是與我們近在咫尺,與前者相比,幾乎是在我們頭頂上方觸手可及的地方。”說完這句話,楊霜,跑到墓碑前,一腳踩在距離墓碑最近的圓點上:
“晨星。”他說。
接著他又一腳跨到了與墓碑第二遠的圓點:“長庚。”
接著又是第三遠的:“三界。”
第四遠是一個赤紅的圓點:“熒惑。”
第五個圓點相比之下特別大:“歲星”
第六個圓點被一個圓環圍繞:“鎮星”
第七個圓點:“上清墟頂”
第八個圓點:“九層莽淵”
最后,楊霜把目光落在了第九個圓點上,這個點落在廳堂遙遠的西北角,與其余八點隔開了很長一段距離,它實在是太大了,直徑幾乎是于第五個點的三倍,全身都是詭異的深綠色,如同一汪污穢的死水潭。
楊霜對著它,長長出了一口氣。
“乾宮。”他說。
“等一下,等一下!”周問鶴急忙打斷那丫頭,“你是說,那天我一面口中念念有詞一面在一座古宅的地下室里蹦蹦跳跳?……那個地下室究竟有多大?”
“我也說不上來。”貓三皺著眉頭說,“它似乎并不大,卻又剛好能容下那九個圓點。還記得一開始那棟外面即是里面的屋子嗎?我懷疑那時候,我們其實根本不在屋子里。甚至有可能不在地下。現在回想起來,我們遠遠低估了那個地方的兇險。”
“沒錯,誰會想到,一個小小的君山島上會藏著這么多古怪的東西。”
“不,我說的不是君山島,”貓三說到這里,臉上忽然浮現出恐懼與困惑交疊的表情,“不是君山島,我說的是……‘那里’……”
以上這些對話,發生周問鶴與貓三在逃出武當后的第三天。
(寫在后面的話,最近劇情趨于平淡,讀者們的反響也很不熱烈。為了找回《鐵鶴書》原本的感覺,我不得不拿出我珍藏許久的這一節。“貓三的回憶”是我很早以前就寫好的,因為料多味正,好吃多給,我一直存著當做一個調解劇情的王炸。好了,這下讀者應該過癮了,下一節還是平淡的故事,對,你們沒看錯,下一節并不是“貓三的回憶”第二部分)(滑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