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我就弄不太明白了,殿下怎么會出現在北門關,倒真像是來接我的。哎,不知他們在忙些什么,想問問都不行……”季霖兒講完了故事,又回到了開始的疑惑當中。 尤明好奇心也被勾起,竟忘了去吃飛醋,倒是真的難得。他思考了一下道:“問問這幾個看門的。” “他們哪會知道……”季霖兒并不報什么希望。 “試試看吧。”尤明出門便向門口的兩個護衛小卒問起此事。 那兩個小卒是趙元成從繼天帶過來的,雖不知恭王與朝廷之間有何嫌隙,可對恭王親自趕到北門關一事,卻是了解得不少。 季霖兒聽得兩個護衛講得有聲有色,也湊上來聽,尤明聽眉間一挑,得意的笑了一下。 他兩人不一會就發現護衛們你一言我一語,把一件事情敘述得支離破碎,又有許多沖突矛盾之處,不知該信誰的才好。尤明靈機一動,去把王大同也給叫了過來,三人一起講事情的起因經過,尤明和季霖兒從中把控分析,竟真就把來龍去脈給弄清楚了一大部分。 恭王離開封地繼天府,突然出現在北門關,究其根本,還是要從幾十天前說起,當時季淮在迎接烏斯國師的時候突然對使團發難,使兩國本就微妙的關系瞬間變得緊張起來。 當事一方的大楚朝廷得知此事,第一時間便處理直接責任人天信營副使季淮和河西知府張富德,連求情的齊本昌也沒放過,并派人向烏斯方面做出解釋并表示歉意,同時要求邊境各個重鎮加強軍備,防止烏斯人打擊報復。大楚的一切應對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可當事的另一方烏斯則顯得有些混亂了。 烏斯各個部族得知自家國師在出使時被人暗算,理所當然的義憤填膺,人人磨刀霍霍,準備與毫無信義的楚人干上一仗。不過烏斯部落要組織一場大戰,非要大汗親自出馬才行。 而烏斯大汗得知國師受辱的消息,雖然勃然大怒,但畢竟一年前才大敗過了一次,此時并不敢有報復之意,而是默默等待楚國有何后手。而楚國方面主動派人來道歉,便把此風波給化解了。 按理說事情至此可以告一段落,可烏斯人組織結構實在松散,內部的消息溝通不暢。東部各部族離烏斯大汗本部不遠,得知了消息后都按兵不動。可西邊各部族早已準備好了,卻遲遲沒有等到烏斯大汗的指令,苦等多時,實在忍不住了,各部族便自己分頭行動,騷擾大楚邊境。 人人都知道報復是假,借機搶劫是真,古達老人的部族雖小,卻也不愿意放過這個機會,便以報國仇的名義,由古達的小兒子、部族中能力最強的阿莫里帶著還能打仗的男人們出發作亂。 而此時北門關守將李竹是個關系戶,新到任不久,對邊境之事不太了解。李竹知道護天神將符遠去年在古蒼山一戰,已經將烏斯徹底打服,且近期正在議和,本以為邊境無事,自己不過是來鍍金而已,待上一段時間便要離開。所以他到了任上,并沒有熟悉軍務,只顧著紙醉金迷,混沌度日。 好日子沒過多久,突然有一天接到命令,要求其加強邊關警戒,以防烏斯人來犯。他尚不知道此事的嚴重性,仍舊不當一回事。 直到某一天,李竹得到探報稱,發現大量烏斯人在關外肆虐,立時讓他慌了手腳。 李竹但凡聰明得了半分,此時召集關內各級別將領開一個短會,便會知道這些烏斯人不過是些烏合之眾,只是沿途搶劫而已,并沒有攻城掠地的意圖。可他竟私底下和手下親信一商議,竟莫名其妙決定開關獻降,并且十分急不可耐,立即就派人去和烏斯人交涉。 這些烏斯人分屬各部族,沒有統一調配。去交涉的人看到一群烏斯人,就以為遇到了首領。 按理說他上幾句話,就能看破一切,可那人竟也是個草包,見到烏斯人便兩股戰戰,話也不敢多說一句,只留下一封密信便跑掉了。 那個部族首領找人來譯了,得知北門關守將竟要開關獻降,深感不可思議,自己不過領著三百來個人,而常駐北門關的就有兩萬兵馬,投降也不該他們降,一度以為通譯把這段話給譯反了。那首領不敢怠慢,把密信傳達給了也在附近發財的各部族,人人皆覺奇怪,可都起了貪念,便達成共識,去試試,一起在北門關外四十里扎營,一下子竟聚集了四千多人。 按照兵力對比,這時仍是北門關守軍占了上風,可烏斯人不斷有部族匯集過來,讓李竹產生了錯覺,他無從得知究竟有多少烏斯人會涌到這里,心慌意亂,屢次派人去交涉。 烏斯人關于受不受降爭議巨大,可與會之人沒有誰能拍板出現爭議,根本沒辦法談下去。一來二去之間,時間一天一天在流逝。 李竹縱使蠢到家了,也漸漸發現了烏斯人的底細,可他的手下也看出了他的意圖。一個夜晚,有人星夜馳奔繼天,向在繼天府蝸居恭王通報此事。 恭王在此多年,對烏斯人非常了解,只問了一下局面,便輕松判斷出烏斯人只是來騷擾的,一個堂堂守將,手握精兵,哪會莫名其妙投降,他始終不肯相信。 后來拗不過報信之人苦勸,便派趙元成率領一千繼天府護軍開往北門關支援,順便查探一下守將李竹是否真有不臣之心。 而此時正在北門關的李竹終于知道自己鬧出了個大笑話,又羞又怒,只想和烏斯人決一死戰,方能解心頭之恨。 事到如今,投降鬧劇也不是不能挽回。可偏偏此人在聽說趙元成帶著恭王的兵馬往北門關趕來,便肯定地認為投降的事情已經泄露,恭王這是派人前來興師問罪,看來不反是不行了。他把準備偷襲烏斯人的部隊安排到關內一處密林之中,伏擊趙元成的隊伍。 趙元成雖經驗豐富,可怎么也沒料到竟被自家人給伏擊了,好在他身經百戰,沒被這突如其來的沖擊打得慌了手腳,奮力帶隊沖擊,竟能在亂軍之中保得一條命來。 恭王在繼天府得知消息,又驚又怒,親點剩下的兩千兵馬,火速趕往北門關,途中與趙元成的殘兵合為一處。 北門關守軍雖多,但看到恭王旗號,便沒了斗志,任憑李竹喝罵,哪里敢去阻擋。 李竹這時反應挺快,知道大事不好,帶著手下親信連夜出逃到烏斯人帳下。 不得不說他又一次犯了一個大錯。因為李竹在朝中有靠山,而恭王又是朝廷大臣的眼中釘,身份敏感,若李竹逃回京城,興許還能把事情遮掩過去,甚至還能倒打一耙。可他逃到烏斯人帳下,那天王老子也沒辦法幫他洗白白了。 恭王率軍進駐北門關,因為關外尚有不少烏斯兵和一個重要的降將,所以順理成章接管了北門關防務,并立即向朝廷奏明此事。他一面安撫了守軍,一面派人與烏斯人交涉。 烏斯人本以為過來撿個便宜,看到事情敗露,不少人就在北門關外劫掠一通。 眼皮子底下犯事,這還能忍?恭王勃然大怒,派趙元成出關打擊。 趙元成正憋著一股怒氣呢,這下好了,全撒在了烏斯人身上,包括阿莫里在內的各個烏斯部族沒料到這群楚人戰斗力竟然報表,打得他們損失慘重,落荒而逃,也因此造成了烏斯人敗亡時泄憤屠村的慘劇。 恭王安排了親自迎接落難百姓一事,很巧合地迎到了季霖兒和尤明,剛好這一天烏斯人也主動把李竹等人給送了回來…… 尤明和季霖兒在王大同三人的爭論中理清了這個脈絡,無不嘖嘖稱奇,拿出出三錠銀子打賞了他們。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