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崇禎皇帝猜想的那樣,洮岷兵變的發生,是多種因素機緣巧合地湊到了一起而導致的。 X
當初崇禎皇帝決定將臨洮鎮內遷至漢中的時候,想法很簡單。
一個是通過移防這種方式,將臨洮鎮的人數查實,跟隨移防的,按照前往漢中的實有人數定額給餉。
沒有按期移防漢中的,則以空餉的名義撤編,也不追究什么責任,只是今后不再給餉。
臨洮鎮的總兵官是陜西人董志義,自然希望回到陜西去,而且漢中自古富庶,且又遠離邊地,移防漢中對董志義這樣的陜西將校士卒來,是一件出乎意料的好事情。
然而對于出身于臨洮鎮邊地河州(后世臨夏)、洮州(后世臨潭)、臨洮、岷州(后世岷縣)等地的衛所和邊軍將校們來,卻是極不情愿的。
與此同時,臨洮鎮畢竟是個邊鎮,一直擔負著防備“海寇”(韃靼土默特部的分支)進犯的重任。
雖然到了明末的時候,駐牧在青海大草灘上的“?堋彼姆治辶眩呀洓]有什么力量進犯大明,但是畢竟沒有歸順朝廷,因此臨洮鎮也不能數移防到漢中去。
就這樣,在袁崇煥等人主持之下,臨洮鎮的主力九千余人,跟著總兵官董志義和監軍御史韓一良,老老實實地奉旨移駐到了陜西漢中一帶。
而歸屬臨洮總兵節制的洮岷副總兵趙大胤,則在奔走爭取之下,成功留守洮岷地。
趙大胤雖然姓趙,而且與宋太祖趙匡胤只差一個字,但他卻是一個典型的回回木速蠻。
這個趙大胤出身于洮州的一個世代經營漢藏鹽茶馬貿易的洮商世家,家資豪富,以武舉募兵從軍征海寇,花了將近三十年的時間,累功升為洮岷副總兵。
如果不是袁崇煥來到了三邊總督的任上,這個人或許能夠安安穩穩地當他的副總兵,繼續經營他的家族商業勢力。
從好的一方面來看,袁崇煥是個勇于任事、意志堅定而且殺伐果斷的人。
這個特點與洪承疇差不多。
但從不好的一方面來看,袁崇煥又是一個擅權專橫、膽大妄為,不僅特別愛折騰而且特別能折騰的人。
從這個方面來,他又與曾經的一位三邊總督,也就是那個倡議收復河套的曾銑頗為相似。
當然,從歷史上的結局來,袁崇煥還是與曾銑更加相似。
曾銑被斬首棄市,而袁崇煥被凌遲處死。
但是這兩個人在大明朝循規蹈矩、庸碌無為的文臣階層之中,卻算得上是一個特立獨行敢為人先的異類。
這樣的人,類似于雙刃劍,用得好了就是一把銳利的寶劍,用不好了,就容易傷了自己。
總之,這樣的人不管到了哪里,都注定不甘寂寞,注定要轟轟烈烈。
袁崇煥來到三邊總督的任上之后不久,陜北就亂了,他來想著自己身為三邊總督,皇帝一定會讓他統領三邊軍隊去剿賊。
可是沒成想,沒過多久,陜北流賊就被孫傳庭、洪承疇這兩個狠角色給攆得在陜西活不下去,跑到了山西。
而崇禎皇帝也沒有用他率軍剿賊,而是派了一位閣老兼軍機大臣親自坐鎮山西。
斷了統率大軍剿賊的這個念想之后,袁崇煥就把目光集中在了履行三邊總督府的分內職責上了。
一個是募民墾荒。
一個是開邊互市。
然而袁崇煥到任之后,除了先后推動固原鎮和臨洮鎮移防這個朝廷大事之外,他在三邊總督轄地自己主抓的這兩件事情,都是得罪人的事情。
募民墾荒的事情,自然不用多了。
寧夏鎮地跨黃河兩岸平原,地廣人稀、河湖遍布,有大量的易墾宜耕土地,是實實在在的塞外江南。
陜北的百姓起初不明就里,所以不愿前來,三邊總督府的招墾文告發到各地數月,也沒有多少人自愿應征應募。
但是等到第一批流民被延綏參政陳奇瑜押解移送到花馬池三邊總督府以后,沒過幾個月,寧夏之地可以分得大量易墾宜耕土地的消息,很快就在陜北、關中等地傳開了。
于是幾個月后,根不需要各地陜西、甘肅、寧夏、固原、延綏各地官府強行攤派,抓捕遣送,就有大量的各地漢人流民,拖家帶口、成群結隊,絡繹不絕地前往花馬池登記開荒。
失去了土地和家園的漢人流民,對于土地的那種渴望,一旦有了官府開辟的渠道和明確的支持,立刻就像山洪暴發一樣傾瀉而下了。
然而短短半年之內,超過兩萬戶漢人百姓的到來,卻也使得原還算平靜的寧夏鎮黃河兩岸地區,變得不平靜起來。
移民而來漢人百姓來多,開辟的屯墾區域也就不斷擴大。
三邊總督府分給移防花馬池的固原鎮各級將校士卒的官莊,也隨著擴軍練兵的進展而一再增多。
然而寧夏鎮黃河兩岸的土地雖然不少,但是基的盤子也就那么大。
朝廷軍屯民屯的不斷增多,當然逐漸地就侵犯到了居住在此地的回回木速蠻的利益。
對于那些生活在自己的莊屯之中,天天圍著經堂和禮拜寺轉圈子的木速蠻們,很快就在各個經堂大莫洛(后來又叫毛拉)煽動之下鬧事了。
那就是,你來墾荒,我也墾荒,而且我還不準你墾荒。
袁崇煥人是客家人出身,到底是漢人出身,而且還是比較正統的漢人。
這樣一個三邊總督,自然要站在漢人移民這一邊。
而且這些移民還都是他的三邊總督府發布了一個又一個招墾文告招募過來的。
同時,袁崇煥又是一個手段強硬,善于采取高壓政策的人。
漢人與木速蠻之間因為爭相墾荒圈地而造成的沖突來多之后,三邊總督府很快就又發布了一封文告:
禁止木速蠻以及木速蠻經堂、禮拜寺無償圈占荒地,違令者退還已墾荒地并處罰金和勞役。
漢人移民百姓們有了三邊總督府的這封文告,就等于是有了靠山,招攬親友圈占土地大肆墾荒等行動,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而各級官府在處理木速蠻因為屯墾問題與漢人紛爭的時候,當然也就更加偏袒漢人了。
于是,三邊總督府的禁令,不僅沒有滅火,反而讓沖突之火燒得更旺了。
不過,原固原鎮軍隊跟著三邊總督府移駐花馬池之后,花馬池長城一帶的駐軍人數,達到了兩個鎮,再加上袁崇煥移防花馬池之后從移民之中自行招募的督標,所有士卒人數加起來接近了五萬人。
有這樣一支大軍坐鎮,寧夏地木速蠻中的大莫洛們,面對各路官軍中的驕兵悍將,雖然心中憤恨,但卻敢怒不敢言。
不過,看似平靜的寧夏等地,卻像是一座快要噴發的火山,就等著什么時候來上一場地震了。
然而對于這個情況,袁崇煥及其三邊總督府的左右手毛羽健、程直、王予安等人卻不以為然。
這些人要么是不知道這種情形的危險,要么就是知道但卻完沒有當回事情。
因為袁崇煥到了三邊總督任上之后,除了招墾開荒之外,還干了很多其他事情。
其中另外一件讓他投注更多精力的大事,就是開邊互市。
而這件大事,同樣是一件極得罪人的事情。
若是一般的文臣來到三邊總督的任上,是輕易不會觸碰這個問題的。
但是袁崇煥這個人,卻不是一般溫良恭儉讓的文臣,而是一個渾身是刺、蠻橫霸道的袁蠻子。r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