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其巧合的是,正當崇禎皇帝這一道明發天下的諭旨,在京師內外傳得沸沸揚揚,并被錦衣衛的人馬帶著,快速離京分赴四方傳達的時候,大明朝的北方地區,再一次迎來了一場普降的大雪。
大雪對京師城內百姓的出行造成了一些不便,但是對于京師的朝臣和北方地區被干旱折磨了一年的老百姓們來說,卻是一件喜上加喜的好事。
因著這場大雪的到來,崇禎皇帝此前加封真武玄天上帝為護國佑圣北極鎮天真武大帝的旨意,立刻就具有了別樣的含義。
在大明朝的民間信仰之中,真武帝君本就主管風雨兵戈,如今應時降雪,豈非正是真武顯靈?!
在賈繼春、牛聚明、許譽卿這幾個御用喉舌的鼓動之下,京師朝堂之上一些見風使舵的官員,很快就又上書恭賀崇禎皇帝得天之佑的英明與圣德了。
這一次,包括孫承宗在內的幾個內閣大臣,也分別上了賀表。
孫承宗這樣的人物,當然知道萬物有常的道理,知道老天爺下不下雨或者降不降雪,跟真武大帝沒什么關系。
只不過他們這些進士出身的文官,之前常常拿著天人感應的說辭,來勸說皇帝應該干這個,不應該干那個。
那么到了別人拿出天人感應的說辭,來支持皇帝如今的做法時,你又怎么能說根本沒有天人感應這回事呢?
包括徐光啟這個對于天文天象有著很深造詣的科學家,也揣著明白裝糊涂,向崇禎皇帝呈遞了自己的賀表。
不管崇禎皇帝的用心究竟是什么,至少敕建忠烈祠,并讓那些在民間有著廣泛信眾的道教正一派道士們主管祭祀陣亡的官軍將士這件事,卻是徐光啟所樂見的。
在他看來,其中的好處多不勝數,絕對算得上一個利大于弊的決策。
至于李國鐠和孫承宗兩人,差不多也同樣是因為這個理由,才愿意以皇極殿大學士和武英殿大學士之尊向皇帝上表稱賀的。
不管他們的心中如何疑惑,總之在去了一趟護國忠義廟之后,崇禎皇帝就開始接二連三地收獲喜訊了。
崇禎四年二月十四日上午,寧嬪蘇日娜十分順利地給崇禎皇帝誕下了第三個皇子,母子平安。
崇禎四年二月十五日,按照慣例應該舉行的建極殿望日大朝會,被皇帝取消。
崇禎皇帝帶著周皇后、田貴妃、袁妃,一起來到了儲秀宮后院的西配殿,看望寧嬪蘇日娜與新生的三皇子。
崇禎皇帝按照之前的慣例,當場封了寧嬪為寧妃,并在征求了周皇后和寧妃自己的意見之后,為三皇子賜名“朱慈炯”,爾后將西六宮中與儲秀宮比鄰的咸福宮,賜給寧妃和三皇子朱慈炯居住。
三皇子朱慈炯的誕生,在京師文官大臣與勛貴世家的圈子之中,并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
畢竟崇禎皇帝目前已經有了兩個皇子了,而且其中的長子朱慈烺還是皇后所生的嫡長子。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大明朝未來的繼承人已經有了歸屬,至少到現在為止,嫡庶長幼的名分已經定了。
何況寧妃蘇日娜還是一個出身于科爾沁草原的蒙古人。
所以這一次皇三子朱慈炯的誕生,與當初皇長子誕生時相比起來,在京師權貴圈子里面就顯得有點無足輕重波瀾不驚了。
然而,不管京師的權貴圈子里怎么樣看待這件事情,至少崇禎皇帝本人,還是非常高興的。
因為寧妃蘇日娜生的三子朱慈炯,關乎著他今后一項如何對待塞外蒙古部落的戰略。
對于今后塞外蒙古部落的治理,既不能純粹使用漢人漢官,也不可能如同歷史上那樣,仍舊采取羈縻和封賞拉攏的辦法。
事實證明,明朝初期那種,對于塞外歸附的那些蒙古部落設置羈縻衛所的策略,最后是行不通的。
羈縻衛所的獨立性,還是太強了,一有點風吹草動就會失去控制。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后來滿清采取的策略卻湊了效了。
女真人一邊在草原上繼續推廣喇嘛教,一邊采取了與賽外蒙古部落上層聯姻的路子。
對崇禎皇帝來說,女真人那種嫁女和親的聯姻路子,他是絕對不會去做的。
因為這么做,既不符合他的性格,也不符合明朝建立之后二百多年來一直堅持秉承的不和親原則。
但是對于民間的通婚,他則完全持有鼓勵的態度。
現如今這么多的漢人移民北上塞外開荒屯墾,漢族與塞外蒙古部落通婚頻繁,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塞北蒙古各部,經過連年的戰亂之后,青壯男子損失嚴重,尤其在林丹汗撤離了歸化城之后,留下的人口之中大量都是老弱婦孺,其中的中青年女子,更是占了漠南各部幸存總人口的五成以上。
在這樣的局面之下,蒙漢通婚的事情,已經是一個誰也擋不住的大勢所趨了。
當初山西總兵官王國梁率領山西兵駐軍歸化城的時候,其麾下無妻或者喪妻的將校士卒,就與歸化城內外的蒙古部落女子大肆通婚。
等到祖大壽率領大同鎮的軍隊接管并常駐歸化城以后,對于麾下將校士卒娶納漠南蒙古女子,也采取了鼓勵的政策。
包括已經四十五六歲的祖大壽本人,也高高興興地迎娶了前察哈爾萬戶之一額爾克楚虎爾年僅十五歲的小女兒為妾室,算是為其麾下的部將士卒們做了一個表率。
前察哈爾萬戶額爾克楚虎爾,自從在平虜城內臨陣倒戈投降了李邦華所統率的大軍之后,先是帶著麾下剩余的兩千多騎蒙古騎兵跟著李邦華的大軍,參與了歸化城外攻擊后金國八旗軍隊的戰斗,然后又參與了追擊后金國八旗西路軍即阿巴泰所部的戰斗。
只不過歸降之后跟隨明軍的每一次作戰,額爾克楚虎爾及其麾下騎兵,都處在仆從軍的附屬地位,并沒有立下多大的戰功。
再加上朔州之戰、平虜之戰以及歸化城外攔截建虜之戰接二連三的發生之后,額爾克褚虎爾麾下的蒙古騎兵實力大損,減員嚴重,只剩下兩千多人。
也因此,到了戰后封賞的時候額爾克褚虎爾并沒有得到多大賞賜,最后被歸并到了武川伯歸化鎮總兵官祖大壽的麾下,得了一個歸化鎮副總兵的頭銜,仍領舊部駐扎歸化城中。
與其他那些歸附明軍的漠南蒙古部落首領相比,他既沒有得到大片的牧場,也沒有完全得到當初林丹汗撤離時遺留在歸化城的察哈爾部眾。
雖然居住在歸化城中,所部騎兵也被編入了歸化鎮的軍事序列,如今什么也不干,都可以照領一份不菲的餉銀,但是額爾克褚虎爾的心中總還是有一種朝不保夕的感覺。
尤其是當初接納他投降歸附的軍機大臣李邦華和山西鎮總兵官王國梁相繼率軍離去之后,額爾克楚虎爾所部轉隸給了從今往后常駐歸化的武川伯祖大壽,這讓他的心里更是忐忑不安。
額爾克褚虎爾倒不是在意歸化城的歸屬。
這個地方原本也是他們跟著林丹汗從土默特人手里搶過來的,如今林丹汗都走了,他這個林丹汗的馬前卒又敢說些什么呢?
既然當初自己可以歸降女真人,如今又有什么障礙阻擋自己歸降大明朝呢?
何況歸降了大明朝之后,自己的家族、騎兵和部眾從此可以吃飽飯不再餓肚子了!
額爾克褚虎爾真正擔憂的,是自己的家族以及所部騎兵和部眾們的長久生存問題。
如今的額爾克褚虎爾并沒有別的什么足以打動祖大壽的東西,權勢他給不了,金銀財富他也沒有祖大壽多,手里的那點騎兵更是他全部的身家性命之所在,也舍不得交出去。
不過,五大三粗的額爾克褚虎爾卻有著幾個長相樣貌還算說得過去的小女兒。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