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日月當空照中華 正文 第九八九章 時不我待

作者/哼哈大王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當然了,布木布泰說齋桑病了,不堪長途奔波,這也算是實話。

    不過,齋桑貝勒身上的傷病,其實早就好得七七八八了,他真正的病是在心里,也就是“心病”。

    尤其是當他接到哈日珠拉的第一封信以后,他的心病就變得“十分嚴重”了。

    如今科爾沁左翼蒙古諸部林林總總四萬余眾的前途命運,就掌握在他的手上。

    一個判斷失誤,一個抉擇不當,這數萬人的前途命運就很可能被葬送掉了。

    幾十年前,科爾沁四部人馬部眾累計二十余萬,從更北方浩蕩南下的時候,不僅東蒙古草原上的其他部落不敢與其對抗,就是已經崛起的強大女真人,也不敢有一點小看他們的念頭。

    但是幾十年過去,當初浩蕩南下的二十余萬科爾沁人,如今不僅人馬部眾沒有增加多少,而且照比過去,似乎還損失了不少。

    光是科爾沁左翼蒙古部落,這幾年來為后金國的女真人火中取栗,跟著女真人南征北戰,得到的人口牲畜,與失去的人口牲畜,兩項相互沖抵之下,所部人馬總數反倒是下降了不少,總計折損了將近四成。

    如果像往常一樣,后金國的女真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科爾沁左翼蒙古部落的損失,能夠在戰后得到補償或者補充,那么一切都還好說。

    可是事到如今,后金國里的女真八旗貴族們連自己旗下的女真旗丁與披甲人們的損失都無法補充,又豈能給科爾沁人什么補充呢?

    齋桑雖然沒有去沈陽城朝覲自己的親妹夫兼親女婿,但是他在黃臺吉的汗王宮里可是有著許多眼線的。

    自己的妹妹哲哲就是黃臺吉的大妃,而自己的小女兒布木布泰也正是黃臺吉的西宮福晉。

    且不說這兩個黃臺吉身邊的女人了,就是這兩個女人身邊的科爾沁侍女,就能夠把齋桑感興趣或者不感興趣的消息,或有意或無意地傳回到她們身在科爾沁左翼蒙古部落的家人耳朵里邊。

    后金國內的上到汗王宮,下到一些與科爾沁左翼聯姻的其他女真貴族的家里,很多消息都會通過科爾沁女人的渠道,最后被送到齋桑的手里。

    后金國內發生了餓死許多人的糧荒,這個消息當然瞞不住齋桑。

    在這樣的情況下,后金國的女真八旗根本就是自顧不暇,又如何能夠幫助困境中的科爾沁左翼蒙古部眾?!

    所以,當哈斯干帶著楊振、鄧天河,帶著從張家口前來的一直由數百匹駱駝和騾馬組成的商隊,抵達查干浩特之后,齋桑迅速做出了抉擇。

    不管科爾沁蒙古其他三旗今后如何抉擇,也不管將來是不是真的要改旗易幟,跟著大明朝的軍隊向東邊的大金國發動進攻,眼下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先把送上門的實惠拿到手。

    這個實惠,就是來自大明的商隊,也就是科爾沁左旗蒙古部落與大明朝之間的貿易。

    科爾沁左翼蒙古部落與其他幾乎所有的蒙古部落一樣,需要鐵鍋來燉肉,需要鐵壺來燒水,需要鐵器來制作彎刀和箭鏃,更需要鹽巴、茶葉以及其他各種香料,來維持和改善生活。

    而所有的這一切,在這個時代的蒙古大草原上,都很難通過正當的途徑獲得。

    東來西去南來北往的商隊,是他們通過和平的途徑獲取這些物資的主要渠道。

    因為,即便是像科爾沁左翼蒙古人這種相對比較強大的蒙古部落,也并不懂得勘探和開采鐵礦,以及冶煉鋼鐵。

    就此而言,這個時代的塞外蒙古部落,與崛起于東北地區的女真人比起來,其文明的程度都稍顯不足。

    雖然這個時代女真人的冶鐵水平也不是特別的高,但是他們卻通過吸納一些遼東漢人入旗,已經掌握了相當程度的冶鐵技術。

    而塞北的廣大蒙古部落地區,除了原來屬于土默特部、后來屬于察哈爾的庫庫和屯城,能夠冶煉鋼鐵,并且能夠自己制造鐵器銅器金銀器之外,其他的小部落根本沒有這個能力。

    所以,對于很多蒙古部落來說,鐵器長期以來都是草原上比較短缺甚至是非常緊缺的物資。

    這個情況對于科爾沁左翼蒙古部落來說,也不例外。

    特別是在經過了南下大明邊外的那幾場大戰之后,科爾沁左翼蒙古部落騎兵的兵器、箭鏃、鐵甲損失嚴重,亟待補充。

    但是對于科爾沁左翼蒙古人的這個請求,黃臺吉卻根本滿足不了。

    因為后金國內冶鐵行業規模較小,除了赫圖阿拉老城和沈陽城內擁有兩處冶鐵場所之外,別的地方要么產不了生鐵,要么就是不準開礦冶鐵。

    而這兩處鐵場的規模也不大,所產的生鐵或者百煉鐵,如今更是優先供應黃臺吉設立的工部和漢軍旗,用于試驗鑄造攻城用的大炮。

    原本就不大的生鐵產量,在斷了外部的來源之后,就更是捉襟見肘了,連自己國內的女真八旗都滿足不了,又怎么可能支援給科爾沁諸部呢?

    即便是科爾沁左翼蒙古這樣地位顯赫的部落,也得不到來自黃臺吉那里的鐵器供應。

    而與此截然不同的是,眼下與科爾沁左旗的領地之間只隔著一條塔爾河流域的庫倫部蒙古人,卻得到了來自大明朝源源不斷的大量資助。

    正是有了大明朝的資助,特別是有了遼東督師府的資助,大明冊封的外藩奉義侯,即庫倫部首領恩赫巴雅爾,才能夠學著喀喇沁部的昆都侖汗布爾哈圖的樣子,在自己的領地上,即后世庫倫鎮一帶,修建起了一座方圓五里的庫倫城。

    這座庫倫城,不過方圓五里而已,說起來其實并不大,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城堡。

    它既沒有烏蘭哈達山城的高大雄偉,也沒有其南部兩百里外義州城頭百余門重炮環繞的堅不可摧。

    但是,這個使用了大量水泥混凝土和醫巫閭山上的青石修筑起來的草原小城,卻給了恩赫巴雅爾及其部眾極大的信心。

    草原上的蒙古人之所以住在氈帳里,并不是因為他們喜歡住在氈帳里,歸根結底,除了氈帳方便搭建和拆解轉移之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他們不具備建造城池堡壘的條件。

    建城需要大量的木材,需要開山采石,需要大量的人工,這背后正是大筆的財富支出。

    一般的草原部落,根本支撐不起。

    而一旦有了這樣的條件,他們當然更希望居住在一座有著堅固城墻和堅固房屋的城堡里,尤其是在草原上戰亂頻發的時代里。

    因為這樣才能真正保證自己家人和財產的安全,才能不害怕草原上常常發生的敵人騎兵突襲。

    奉義侯恩赫巴雅爾歸順大明朝之后,帶給庫倫部蒙古人的最好禮物,就是這樣一座雖然很小但卻很安全的草原城堡。

    這個城堡讓他在這片草原上擁有了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優勢,也足以讓恩赫巴雅爾兄弟鼓起勇氣率領自己的部眾,與以往遠比自己強大的科爾沁人一爭雌雄了。

    庫倫部的蒙古人,原本屬于察哈爾蒙古人,算是當年林丹汗麾下察哈爾蒙古的一個鄂托克。

    庫倫,在蒙語里面是大院、院落的意思,說的是這個地方有一片喇嘛廟的院落。

    當年,林丹汗率部倉皇撤離東蒙古草原的時候,駐牧在這片喇嘛廟一帶的這一支察哈爾鄂托克,認為往西遷徙前途渺茫,不愿意離開這里的牧場和家園,于是沒有跟著西遷。

    當時的他們,選擇了向科爾沁人投降,自稱庫倫部蒙古人,成為了科爾沁左翼蒙古人的附庸部落。

    不過,察哈爾人就是察哈爾人,他們與科爾沁人始終不是一條心。

    特別是因為當年科爾沁人率先投靠女真、率先背叛蒙古的緣故,出身察哈爾部落的蒙古人,普遍對科爾沁人充滿了敵意。

    因此,一遇到機會,他們就立刻脫離了科爾沁人的控制,站到了大明朝的這一邊。

    如今兩三年過去,庫倫部也在收編了附近的那些原屬奈曼、敖漢等部蒙古人之后,漸漸發展壯大。

    雖然與喀喇沁諸部或者科爾沁諸部相比,他們仍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在西拉木倫河與西遼河這一條戰略防線之上,庫倫部蒙古人已經與喀喇沁諸部蒙古人一起,兼并肩地成為了大明朝防備科爾沁諸部南下的兩支重要力量。

    而這兩三年來,科爾沁左翼蒙古部落的首領齋桑,更是親眼見證了庫倫部的迅速發展壯大,這讓他心里既羨慕又嫉妒,同時又感到一種時不我待的恐懼。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宁县| 米脂县| 呼图壁县| 应城市| 鄂伦春自治旗| 北辰区| 郧西县| 韩城市| 连云港市| 清苑县| 乐山市| 密云县| 莱州市| 天水市| 开化县| 嘉鱼县| 普安县| 宁城县| 喜德县| 滦南县| 彰武县| 吉林省| 土默特右旗| 玉林市| 石门县| 馆陶县| 黄大仙区| 武强县| 北宁市| 满城县| 偏关县| 富川| 洛川县| 冀州市| 和田县| 合作市| 布拖县| 德昌县| 当阳市| 禄劝| 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