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石道 正文 第二百五十五集 英石出處

作者/逍遙聽江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當代賞石色彩的鮮麗光彩,與當代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以及高調張揚的外向型性格特征相映成趣。

    德國心理學家魯米艾爾曾經研究表明,一個人所偏好的顏色常常代表其性格和感情的色彩,一個人對服裝顏色和服飾的偏好上,往往可以推測其心理。

    衣飾如此,賞石也是如此。

    不過,或許有人會問,為何當代還有不少古典賞石的擁躉者?其實,這是一種文人情懷使然。

    雖然當下傳統意義的文人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傳統文人悠閑優雅生活的態度和環境,卻從來沒有離開我們的視線。

    也正是因為當代生活節奏的快捷和多變,使得不少人產生了懷古的情緒,向往那種桃花源般的慢生活。

    古典賞石,也成為了我們如晤古人、如對千秋的一種寄托和象征物。

    當代賞石被稱為是一種發現的藝術,其實更像是一種帶有趣味性的藝術審美,大家關注的更多是狀形像物。

    比如,此次得云軒金獎作品中的戈壁石,一律是象形石,包括“得道”(佛)、“盛世祥和”(石獅子)、“黃金甲”(螃蟹)、“金雞報曉”、“金蟾萬貫”、“西游記”、“玉兔”、“慈母如佛”、“阿福”、“獻壽”(猴)等,當然,這些象形石不但討人喜愛,也有其形成難度。

    相比之下,古典賞石更像是一種帶有思辨性的觀念藝術,它更多地賦有某種象征意味,古人在欣賞奇石的時候,似乎并不特別關注其像什么,而是從質感、造型、結構之中尋找那種感動自己的東西,更多關注其是否具有特別意味和想象空間,這往往是似與不似之間的東西,從古代名石的題名就可以一窺端倪,比如“江南三大名石”之瑞云峰、玉玲瓏、皺云峰。

    此次清暉園英石展的幾方重要作品,包括標志石“隱機”,金獎作品“文心雕龍”、“秀色玲瓏”、“氣潤千秋”等,莫不如此。

    總體來說,賞石一端,古人重意味,今人玩象形,這既與不同石種的表現力有關,也與時空的變遷有關,更與賞玩者的人文情懷有關。

    有意思的是,繪畫藝術,大致是從具象向抽象發展,而賞石藝術,卻是從抽象向具象發展,兩者可謂南轅北轍,涇渭分明。

    余大師一口氣說完,端起一杯茶潤潤嗓子,并不急于說下去。

    現在,九龍已經對靈璧石、太湖石,昆石有所了解,余大師剛才談起了清暉園英石展,而且擺明廣東英德的英石才是正宗的,那么,英石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請余大師詳談。

    余大師介紹,英石屬沉積巖中的石灰巖,主產于廣東北江中游的英德山間。該地巖溶地貌發育較好,山石較易溶蝕風化,形成嶙峋褶皺之狀;兼之日照充分、雨水充沛,暴熱暴冷,山石易于崩落山谷中,經酸性土壤腐蝕后,呈現嵌空玲瓏之態,英石本色為白色,因為風化及富含雜質(如金屬礦物銅、鐵等)而出現多色澤,有黑色、青灰、灰黑、淺綠等色,常見黑色、青灰色,以黝黑如漆為佳,石塊常間雜白色方解石條紋,石質堅而脆,佳者扣之有金屬共鳴聲,石質大多枯澀,以略帶清潤者為貴。

    英石輪廓變化大,常見窺孔石眼,玲瓏宛轉。

    石表褶皺深密,是山石中“皺”表現最為突出的一種,有蔗渣、巢狀、大皺、小皺等形狀,精巧多姿。

    石體一般正反面區別較明顯,正面凹凸多變,背面平坦無奇。

    英石種類多,其種類分為陽石和陰石兩大類。

    陽石裸露地面,長期風化,質地堅硬,色澤青蒼,形體瘦削,表面多折皺,扣之聲脆,分為直紋石、橫紋石、大花石、小花石、疊石和雨點石,是瘦和皺的典型,適宜制作假山和盆景;

    陰石深埋地下,風化不足,質地松潤,色澤青黛,有的間有白紋,形體漏透,造型雄奇,扣之聲微,是漏和透的典型,適宜獨立成景。

    英石主產區為英德望埠鎮的英山,山上、山溝、水中均有,這是英石的宗源。

    此外,英東的青塘、白沙、大鎮等鎮,英中的沙口、云嶺、波羅、九龍、明逕、巖背、西牛等鎮均出產英石。

    還有人把清遠、陽山等地類似的觀賞石也劃入英石的范疇。

    英石的開發、研究、賞玩歷史悠久,古代有關英石研究的著作主要有:宋杜綰所著《云林石譜》介紹了英石出產于英州的含光、真陽兩縣,顏色有微青、灰黑、綠和白色幾種,并介紹了黃庭堅任象州太守時玩英石不惜“萬金載歸”,蘇東坡“獲雙石一綠一白”,目為“仇池”。宋趙希鵠《洞天清錄集》將靈壁、英石、太湖等怪石列入“文房四玩”。

    宋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描述“錦溪”“靈泉”(注:沙口鎮清溪潮水巖,巖石上方刻有“靈泉”二字)“乃出石處”,有幾戶人家專以取石為生,并認定“色枯槁聲如擊朽木”的汲水石是英石中的“下材”。

    明朝計成所著《園冶》介紹英石的產地、顏色等大體與《云林石譜》相同,但強調了英石的作用“大者可置園圃,小者可置幾案,亦可點盆,亦可掇小景”。

    清朝陳吳子所著《花鏡》記載山水盆景制作用石“昆山白石或廣東英石”,充分肯定英石為制作假山盆景之上乘材料。

    清朝屈大均所著《廣東新語》提出了“大英石”和“小英石”兩個概念,其中還記載到英石運至“五羊城”壘為假山,“宛若天成,真園林之瑋觀也”。

    古代賞石中,英石與靈璧石堪稱“雙璧”,宋代鑒賞家趙希鵠在《洞天清祿》羅列文房器玩雅好時,在“怪石辨”排名中,靈璧石第一,英石第二;明代鑒賞家文震亨在《長物志》“品石”篇中,沿襲了趙希鵠的觀點,也是靈璧石第一,英石第二,并首次明確指出:“石以靈璧為上,英石次之。”——其他石種,則排名不分先后。

    這不但是因為兩者成分相同,色彩相似,硬度相仿,結構相近,而且兩者均具備發聲特性而受到推崇,并且成為了古代(古典)賞石的標志性石種,自宋以來一直被有品位的收藏家視為理想的藏石,古代傳世的供石之中,最多的就是靈璧石和英石。

    丁文父編的《御苑賞石》一書,收入故宮御花園中最早是元代的置石,其中就有兩方英石,英石甚至在御花園中的數量超過其他石種。

    事實上,古石之中有許多靈璧石和英石極易混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革吉县| 岳普湖县| 临泉县| 依安县| 双江| 大悟县| 景谷| 天镇县| 茌平县| 山丹县| 巫溪县| 永兴县| 赞皇县| 彰化市| 扎赉特旗| 蛟河市| 义乌市| 瑞安市| 郎溪县| 盐城市| 克什克腾旗| 永安市| 平湖市| 涿鹿县| 武隆县| 类乌齐县| 子洲县| 当雄县| 六盘水市| 宜阳县| 泗阳县| 裕民县| 美姑县| 十堰市| 冕宁县| 鄂伦春自治旗| 涞源县| 东阿县| 堆龙德庆县| 梁山县|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