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快要過年,做什么生意也晚了,既如此,陸揚就不做其他想,這幾日就帶著丫鬟和護衛們購置年貨,流連于瓦舍勾欄,品嘗各類小吃,游逛東京景點名勝,各種商鋪,算是對東京城做個詳細了解。
大宗祥符二年1009年一月十八日。
吏部通知,所有官員,即刻上朝面圣。
古代上朝時間很早,官員凌晨三四點就得在午門外等候,皇帝卯時起床上朝,第一次上朝面圣,陸揚是緊張的,忐忑的。
此時進入冬季最冷的時候,一頂頂官轎,當朝從宰相到轉運使等京官外官們皆凍得鼻涕橫流,毫無形象。
仆從提著氣死風燈照明。
“怎么這么早就上朝。”
“噓,禁聲!”
寧知州提醒陸揚道:“這是早規定好的,上朝后,有本奏宣,無本退朝,其后便無事了。”
很多大人物冷的根本不下轎子,又烏漆嘛黑的,認識的,簡單打個招呼,并不多話。
就在此時,有人道:“王平章到了。”
只見六人抬的轎子,晃悠悠走來,左右是提著燈籠的仆從。
轎子落地后,仆從掀開轎簾,一名身著相國服飾的老者從內里出來。
“老大人!”
一眾官員忙著上前打躬作揖。
那威嚴的老者也笑呵呵的抱拳:“諸位同僚辛苦了,眼看要過年,家中可都置辦齊備。”
“托老大人的福,都已準備妥當。”眾官拍馬道。
后一些官員陸續聚集,而陸揚從寧知州口中一些鼎鼎大名的北宋大員。
有王旦(中書省門下平章事),張瓊(工部尚書),張欽若(尚書都省),丁謂(戶部侍郎參政知事。)直史館兼崇文院檢討陳彭年,林特(三司副使)
尚書右丞向敏中,溫仲舒。樞密副使陳堯叟,廣南安撫使曹利用,戶部判官王曾,并州知州張若谷等大員。
卻未見到傳說中的寇準,此時的寇準被罷免為陜州知州,在外做知州已兩年有余。
這些人誰都未曾注意跟隨在寧進身旁的陸揚,即便注意,也看一眼就過,畢竟每天進京上朝的官員多如牛毛,誰會去注意自己不關心的。
此時,午門外聚集的官員越來越多,寧知州趁機領著陸揚去拜見王旦。
“保德縣男陸揚見過尚書老大人。”
陸揚內心不情不愿,也得裝著恭敬虔誠叩頭。
“起來吧,讓老夫好好瞧瞧。”王旦甚喜少年才俊,幾日前寧進拜帖,他一直無暇枉顧,且不說寧知州,對陸揚這位保德州邊陲崛起的少年郎,他亦有所聞。
陸揚起身,站的筆直,面帶微笑,神態從容。
仆從忙提高燈籠照之,王旦上上下下打量陸揚,不時頷首暗贊。
陸揚亦是第一次見王旦原貌,不過是一慈祥老者,面向富態,長須矍鑠,二目有神,透著威嚴和智慧。
“陸縣男年紀甚輕,汝之事跡,老夫從恩忠處得知一些,你研制的香皂和肥皂二物,堪稱神品,老夫甚是喜歡,老夫聽說你出身道門?”
“正是!”
王恩忠就是王太監,和周懷俊大太監,算是宋真宗心腹。
“小小年紀,成就喜人,常懷仁義,活民無數,寧大人對你可是寶貝的緊,待會上朝,且多聽多看勿多言,你可知曉?”
“下官省得,多謝老大人提點。”
眾官員紛紛側目,心道,此少年是誰?竟得老大人會見。
“那少年是哪個?”王欽若甚不喜王旦,見他與人聊,他極為關注,皺眉問身邊丁謂。
“我也納悶,好像是和寧進一起,估摸著是從保德州來的。”
“著五品縣男服飾,掛魚水袋?”王欽若瘦長臉,高顴骨,壽長眉,撫須皺眉沉思,眼中閃爍著狡詐的光芒,忽而老目大睜。
“我想起來了,是他,官家要召見的,保德縣男陸揚。”
丁謂訝然:“你是說研制香皂神品的那小子?”
“應該是他不錯,寧知州舉薦與他,因此諸位大人還在朝堂上議論過此事,官家封他為保德縣男一虛職,以慰愛才之心。”
丁謂遠遠望去,道:“果是年少英俊,良才美質,聽聞官家有意把香皂和肥皂二物命為貢品。”
“有此事,但聽聞官家又改主意了,卻不知何故。”張欽若道。
卯時,隨著太監王恩忠一聲宣召。
諸朝臣分列兩廂,魚貫而入。
陸揚懵懵懂懂,排在最后。
威嚴的大宋金鑾殿,陸揚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宋真宗趙恒。
趙恒胖乎乎圓臉白皙,頜下一縷黑須,著大紅袍玉帶,戴屋檐官翅帽,攏著袖子,像個老佛爺端坐龍椅,等待朝臣跪拜。
“臣等見過吾皇萬歲萬萬歲!”
眾朝臣跪拜叩首。
“眾位愛卿平身!”趙恒說話較輕,似乎中氣不足。
“謝萬歲!”
眾臣子魚貫分成兩排,陸揚傻子一般,跟著做,他排在左邊最后位置。
此時,照例是內侍奏宣。
“眾位大人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臣有本奏!”寧知州手持勿板,閃身而出。
趙恒一看,點頭道:“原來是寧知州,什么時候來的?”
“回稟陛下,臣十二月從保德州啟程,二月底方至京城。”寧知州答道。
“寧知州有甚要奏,盡管將來。”趙恒溫和道。
“回稟陛下,臣主持保德以來,感念圣恩,每日戰戰兢兢,不敢懈怠,然保德州屢逢戰亂荼毒,民生困苦不堪,為了解決保德州民眾饑寒困頓,臣決定大力發展保德商業,修繕城墻,拓寬道路,扶持商業,開墾農業,加固二十里河堤,雇傭人手達十萬三千眾,又有保德縣縣男陸揚聯合當地富商大力資助白銀一百二十萬兩,糧食十萬石,解了保德府庫空虛之危難,然加固黃河河堤仍需三十萬兩之巨,求陛下恩準撥款。”
要銀子啊。
趙恒想了想,道:“三十萬兩不是小數目,何不再找當地富商籌措一番。”
陸揚心道,你個老兒,光想好事,大宋朝廷富甲天下,差那點銀子嗎?光想著一毛不撥,簡直可恨。
寧知州皺眉,沉聲道:“陛下此言差矣,修繕城墻,加固河堤,本是朝廷應負的責任,豈能事事求助民間,況當地富商前期已經盡力,再讓人家掏銀子,著實說不過去。”
趙恒尷尬,點頭道:“也罷,戶部記下,年后就安排撥款。”
“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寧知州大喜。
“寧知州,那保德縣男來了嗎?”趙恒好奇問道。
“來了!”寧知州忙使眼色給陸揚,眾朝臣也紛紛望去。
陸揚本想當鴕鳥,看來是當不成了,他只好閃身而出,納頭跪拜,高呼萬歲。
趙恒興致勃勃,微笑道:“陸縣男,抬起頭來,讓朕好好看看。”
陸揚硬著頭皮,抬起頭來,和趙恒對視。
趙恒上下打量,連連點頭。
“陸縣男平身!”
謝過萬歲,陸揚起身,等待趙恒說話。
“諸位愛卿,這位就是保德州少年才俊陸揚,大家看看,端的風姿不俗,朕知他很多事跡,寧知州對其推崇備至,朕賞賜與臣公們的香皂和肥皂就是陸縣男研制的。”
趙恒的話,引起朝臣喧嘩和議論。
陸揚小小年紀,淡淡而立,鎮定從容,頗有寵辱不驚之態。
引得趙恒又是點頭,果是人物,能有成就,絕非偶然。
心里對陸揚多了幾分好感。
寧進又趁機道:“陸縣男雖年輕,但素有俠義之風,憂國憂民之心,甫至保德,就大力開墾荒地,雇傭窮困,興工廠,拓農業,如今,工廠已建數個,開墾荒田十萬余畝,保德州以及周邊民眾因他而活者達數萬眾,陸縣男手里有了余錢,不忘為朝廷分憂,說服富商捐銀一百三十萬兩,糧食十萬石,臣建設保德的舉動,就是陸縣男出的主意,他言道,保德多閑漢生事,民眾無生路,皆是因為官府不重視基礎建設之緣故,后臣采納良言,果然好評如潮,令官家威望披靡邊陲。”
王旦越眾而出,贊道:“恭喜陛下,得一少年才俊,陸縣男的事跡老臣也有耳聞,其他不論,就憑他鼎力資助朝廷,為官分憂之義舉,陛下當大力獎賞才對。”
“臣等附議!”寧知州也道。
工部尚書張瓊也扶勿板道:“老臣亦覺得陸縣男實乃不可多得的俊才。”
也有幾名附議的官員,比如并州知州,安撫使,其他幾位陸揚不認識。
“好,好!”趙恒喜道:“大宋有此人才,全賴祖宗保佑之功,陸縣男,聽聞你出身道門,可是真的?”
陸揚寵辱不驚道:“回稟陛下,吾從小無父無母,靠師傅撫養成人,到保德之前,陪著師傅游歷四方,后吾師仙去,臣才漫無目的下山,直到落腳保德。”
“汝師定是法外高人,不然也教不出如此優秀的徒弟,甫一面世就大放異彩。”
趙恒興致勃勃道:“朕聞聽你懂點石成金之法,可是真的?”
陸揚沉聲道:“陛下,那些全是以訛傳訛罷了,世上哪有點石成金之法,有亦不過是障眼法罷了,無甚稀奇,但臣精于商業倒是真的。”
趙恒不免有些失望,又道:“聞汝在外有商業奇才之美稱,朕信之。”
又問了些問題,陸揚一一作答,然后退至后方。
此時,并州知州張若古奏道:“陛下,臣請開放并州邊貿!”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