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惇似乎并不忙于揪出這盜庫案的主謀,而是帶著薇兒悠哉悠哉在吳江縣里閑逛起來。
吳江縣地方不大,但每月都有固定集市,每逢佳節,那算是熙熙攘攘,竟日喧囂了。陳惇來到集市,一路上全都是縱橫交錯的大街小巷,參差排列,毫無空隙仔細一看,左一圈有絲店、潞綢店、緞店、棉花店、梭布店、成衣店、染坊、裁縫店右一圈有皮局、羊毛店、氈貨作坊、西絨貨店還有數不清的畫店、書鋪、珍寶店、古董店、鎖店、漆店、金銀作坊。
這些店鋪早早地就開業了,門前招呼客人的,掃清積水的,卸貨上貨的,果然一派興旺氣息。陳惇覺得,店鋪的分布已不像唐代的長安城一樣被完全局限在封閉式的坊市中,而是根據人們的需要,分散合理地分布于不同的街巷、只是面向大街,同類的店鋪相對集中罷了。而且聽本地人說,集市雖然有固定的時間,可是這些店鋪營業的時間卻沒有限制,一般是日出而作,不過也有夜市,也比較繁華。
到了市食肆中央,一眼望去,棚房堆擠地密密麻麻的這種攤販貿易雖然資本少、規模小,但卻方便群眾交易,里面應有盡有,有一溜子全是賣小吃的,有炒栗、茯苓糕、燒雞、瓜子、還有車推的牛羊驢肉等等。
陳惇往那賣炒栗子的攤子前站了一會兒,沒想到那漢子抄起一把子栗子就倒在了尚薇的手上,又拂開了陳惇遞錢的手,笑道:“讓女娃子嘗嘗,咱這糖炒栗子甜不甜。一點子山貨,自家種的,不值幾個錢。”
旁邊的薇兒已經猴急地剝開了四五個栗子了,難得這栗子果肉厚實,被炒得火候正好,吃起來綿軟,舌尖還能嘗到焦糖的余味。陳惇也嘗了一個,由衷地夸贊了好幾句,直夸得那漢子眉開眼笑,又往他手里塞了一把,才吆喝起行人來。
再往前走,是一條丁字路,盡是賣得果木和新鮮花朵。果木有柑橘、枇杷、柿樹和木蘭、女貞、黃櫨等,鮮花的種類更多,只是不敢直接暴露在冷空氣中,恐凍壞了花葉,賣不出去了就俱都放在棚房里,門簾垂下,只前面放一兩盆花,意思讓進去看。
見薇兒歡喜,陳惇就連連逛了四五個花店,里面有牡丹月季都是常見的,更有那玉蘭、水仙、冰燈玉露、曇花、石蓮、海棠種種,培植地亭亭玉立,鮮艷欲滴,真不得不佩服花農的巧手,也絕不能小看勞動人民的智慧因為早在西漢時,溫室大棚就出現了。
漢書召信臣傳記載:“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就是說漢元帝時候,有一個叫召信臣的少府卿官,曾經在京師長安附近的皇家苑囿上林苑的太官園中,于大雪紛飛的隆冬季節,在溫室中種育出蔥、韭、菜等作物。可見古代人們不僅能吃上反季節蔬菜,還能培育出不同時節的鮮花來。
尚薇見到這么多花,露出陶醉的神色,捧著一朵玉蘭大口吸嗅著。陳惇見賣花的人搬運花盆,似乎有什么門道,就隨意問了一句,賣花的漢子卻道,“賣花的門道多了,要看花的種類、品相、花開的旺不旺、寓意好不好,”說著朝桑葉牡丹的葉子上撒了些水,道:“比如說荼蘼,就不能輕易賣了。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這玩意得自家留著,賣了就不是個好兆頭。”
陳惇再一問價錢,在得知一盆品相好的西府海棠賣三兩銀子時,不禁咋舌:“你這花兒,賣地出去嗎?”
“吳江是整個蘇州最大的花市,”這漢子呵呵道:“東風先期近吳江,知道什么意思嗎?”
陳惇沒想到他還振振有詞,不由得笑道:“是說你吳江是三吳之地花信、花期最早到的地方……”
沒想到這漢子哈哈笑起來,把頭搖地撥浪鼓似的,指著不遠處神秘兮兮道:“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你瞧,東君的車駕來了。”
陳惇朝著他指的地方走了幾步,最先看到兩三個小孩子嘻嘻哈哈打鬧著跑過去,嘴里還念著應景的詩詞:“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陳惇也跟著念了幾遍“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卻看到三四輛轱轆大車停在花棚外面,挽馬神駿膘壯,胸前系著紫金鈴,馬車四面裝裹著飾以團花或折枝小花的幾何紋骨架的細色錦,窗戶一簾淡綠色的縐紗遮擋,陳惇仔細一看這細色錦,就知道里頭坐了什么樣的人物。
只因蘇州乃天下繁華之地,但人物是參差不齊的,有各地富商,其馬車無不炫富,寶馬雕車香滿路,披金戴銀唯恐別人看不到他們的富裕。而與之不同的則是蘇州本地的富貴人家,這些人很低調,低調地炫富,而眼前這看起來只是平淡的錦繡,其實是蘇州本地仿宋代成都錦院所產蜀錦而生產的細色錦,其部分花色繼承宋代風格而稱“宋式錦”。這種宋式錦采用特結經固結顯花紋緯,配色典雅和諧,一般人并不知道這種錦的珍貴,知道的人就明白車里坐的人物,應該非同尋常。
車外之人無法一探這車中的乘客,不過很快就有纖纖素手伸出車外,一把青銅大錢就漫撒出去,圍著車的孩童們歡躍不已,一邊喊著“謝東君賞”,一邊嘻嘻哈哈撿著大錢。
一枚大錢轱轆轱轆搖搖晃晃地滾落在了陳惇腳邊,他不由得一笑,也拾了起來。
等他再抬頭的時候,就見七八名使女從馬車中飄然而下,紛紛手捧巾櫛,服侍一名女子從馬車上走下來,身后護衛一色綁腿護腕,緇衣馬褲,腰中甚至纏了短刀,圍拱過來。
是世家大族的小姐出行了,陳惇跟著人群退縮了幾步避讓開來。
隨著這些人走入花棚,陳惇倒是看清楚了,被眾人簇在中央的女子身穿鳳鸞云肩通袖妝花織金的豎領對襟短襖,下身一件月白襴裙,頭上卻帶著高頂寬檐笠帽,在帽檐一周垂下薄而不透的面紗,使人看不清她的面容。
她一來,整個花市都轟動起來了,花農們不敢上前,卻高聲叫著我家有何花何花,想要吸引這女子的注意。
她的使女似乎知道她喜歡什么花兒,須臾片刻,約莫就有七八種盆栽被選中,護衛有條不紊地拉上了馬車,而陳惇剛才問價的西府海棠,三兩銀子一盆,一盆只有一朵,人家眼睛都不眨一下地買了二十盆。
只見這女子輕移蓮步,來到一株梅樹面前。陳惇方才也見了這梅樹,難得有一丈多高、枯瘦嶙峋,姿態奇巧、上面只得六七朵白梅,姿韻美得驚人,也是這花棚里賣的最貴的花兒了。
“這梅樹曲、欹、疏、蕭,真造化所鐘,”女子開口贊嘆道:“我要了。”
“能被東君看上,是這梅樹的福氣,”花農高興地找不著北了:“好教東君知曉,小人家里還有一盆紅梅,姿態更奇異,不知……”
陳惇不由得“呵呵”哂笑了幾聲。
這一笑倒是把眾人的目光引了過來,當即就有一名使女上前,叱道:“哪里來的輕狂之徒?”
“不敢,不敢,”陳惇擺手道:“學生是瞧著這梅樹,是一株病梅,唯恐東君被騙了而已。”
“你說我的梅樹有病?”花農怒不可遏:“你若是能找出一處蟲洞,或是一處損壞的地方,我就把這梅樹免費送給你!”
“我說的不是這梅樹有病,”陳惇就道“方才東君說,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文人雅士評梅,正是以此為準繩。可是梅樹長成什么樣,只能按照它的屬性和生長的環境決定,能按照人的標準長成嗎?”
“你是說”這女子微微轉過頭來,似乎有所領悟。
“天下種梅人砍掉梅樹筆直的枝干,除去繁密的枝條,鋤掉端正的枝葉,摧折枝干,使梅花呈現出文人雅士所希冀的模樣,來謀求錢財。”陳惇道:“這就是東君眼前這一株梅樹的由來。”
“原來如今世人稱贊的梅樹之姿,竟是這樣得來,”東君頷首道:“非君之言,我竟不知。既然知道了,這人力所造的梅樹,并不是我崇飾的天然。”
這花農神色大變:“東君,小人的梅樹……”
“我乃愛花之人,不忍見梅花受此摧折,”東君又朝陳惇輕輕點了點頭:“這里的梅樹,我都要買下,毀掉那些盆子,把它們全部種在地里,解開捆綁束縛讓其自然生長,不管是三五年還是更久,一定使它們恢復完好。”
花農自然是大喜過望了,像這一盆梅樹,其價值約莫在二百兩左右。而陳惇卻嘆了口氣:“東君能買的下吳江縣所有的梅樹,卻也買不下蘇浙全部的病梅。”
“蘇浙的梅樹,全都是病梅嗎?”她問道。
“江寧的龍蟠里,蘇州的鄧尉山,杭州的西溪,皆是產梅之地,”陳惇道:“這些地方的梅樹一旦生長,都要刀砍斧斫。”
“那我便去這些地方,求購梅樹,”東君似乎咬了咬唇,“只要我見到一株病梅,就一定將它買回去。”
陳惇聽出了話中的一絲賭氣,不由得笑道:“那東君是傾盡家產,也買不盡了。天下人都知道東君收購病梅,那更是要故意摧折梅樹,賣給東君,反正東君是見一株,買一株不是嗎?”
“呀,這人也太壞了,”服侍在東君身旁的一名婢女就怒視陳惇道:“女郎,我看他是故意的,他沒按什么好心!”
“小筱,”東君喚住了婢女,方才一絲賭氣蕩然無存:“多謝小官人提醒,我知道怎么做了。”
陳惇一挑眉,他都沒有什么辦法能杜絕病梅之癖,沒想到這女郎竟然已經有了辦法。目送車駕從眼前篤篤駛去,陳惇卻忽然瞇起了眼睛,因為他在馬車上看到了一個姑蘇陸家的徽記,這是陸家的女郎,怪道如此煊赫。
“原來在這兒呢,我找了你半條街,”鄭若曾氣喘吁吁跑來:“你要的人,我弄好了,看看行不行?”
只見他身后一隊高高大大的衙役,只不過這些人似乎都有些手忙腳亂不自然。歸有光大步走了過來,“夢龍,你這是要做什么呢?”
“記著你們都是應天府的捕頭,”陳惇囑咐道:“一破門而入,就給我四處抓人,喊打喊殺起來。”
見眾人似乎還是不適應,陳惇就怒喝道:“記住了嗎,你們是誰?”
“應天府捕頭!”眾人喊了三聲之后,似乎真的感覺自己變成了緝捕盜匪的捕頭,跟著陳惇金刀大馬地開往了梅里巷。
“這是哪兒啊?”鄭若曾看著他們開進了民巷,“咱們抓誰?”
陳惇做了個屏氣凝神的動作,聽到門縫里有轉動轱轆的水聲,知道里頭有人,就敲了敲門:“縣丞汪良,在家嗎?”
“來了,來了”門里女聲傳來,不一會兒門“嘎吱”開了,一個四十多歲面容蒼老的婦人探出頭來:“誰啊?”
“給我抓!”陳惇破門而入,身后的“捕快”們呼喝一聲,齊齊躍進來,在院子里大模大樣地搜檢起來,一時間隨著女人的高聲呼救,雞飛狗跳起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