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經倫論 第一章 元亨利貞

作者/山高知寒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我給這本書起了一個很大的名字,其實我只想說明普通人最想了解的有關人生命運的問題,也就是文化認知命運的問題,東方人叫命理學,西方人叫心理學。

    我們知道知識影響人類進步,認知是人類文明的開端。要了解為什么東方人熱衷于易經研究,而西方則用哲學的思想方法看待人性的問題,為什么東西方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思想意識與文化價值觀呢?

    要說明這些問題,我們首先必須從易經說起,只有了解了易經的真實涵義,才能真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才能真正了解中華文明。我在三元論命一書中初步分析了易經形成的原因,但是不全面,為了全面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真實精神,了解為什么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精神存在,而成為“絕對物質”文化的真實原因,在本書我將全面闡述易經形成的原因以及原理,逐章節一級一級的詳述易經對古代中國人的影響。下面咱們就從易經的第一章說起。

    易經第一卦,乾卦,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無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群龍無首,吉。

    要了解這一卦的含義首先要了解“龍”字含有的真實含義。

    龍本無形,是上古中國人臆造出來的一種動物。本草綱目翼云:“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說文解字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從這兩段話基本可以理解“龍”就是一個會飛的長鱗的長蟲,能曲能伸,能長能短,能大能能明能隱,春分時登天,秋分時潛藏。那么,這樣一個動物是不是就如云霧纏繞的龍云,可以呼風喚雨,扭轉乾坤呢?由此可見,上古時期的中國人是把龍作為一種圖騰,或神態來形容的,也就是說古人把“龍”作為一種有形威力無比的動物來喻義,又把龍預示為一種雷霆萬鈞天文氣象來喻義。

    理解了龍的真實含義,也就容易理解這段話的含義了。

    關于易經,古人認為分三部,夏代為連山、商代為歸藏、周代為周易,并稱為三易。可見易經之久遠,可以這樣說:有遠古華夏文明就有易經,沒有遠古華夏文明也有易經,易經的產生是早于文字文明之前的。也就是說,在華夏人形成族群定居于黃河沿岸之后就有了易經。為什么這樣說,因為,沿黃兩岸定居的民族出現文字就出現了易經,說明易經形成文字文明就已經存在于語言沉淀之中,由沿黃兩岸定居的民族口口相傳,并一代一代的沉淀,積累,修正才形成文字文明時期出現的連山,之后又經過千百年錘煉才成為今天我們看到的易經。

    易經起源于歸藏、連山,現代考古發掘已經證實易經出于歸藏,但連山已經失傳。現在可以肯定的說,無論是易經還是歸藏連山,都與古人祭祀有關,與巫術有極大的關聯。也可以說,易經產生于上古沿黃地區華夏人的祭祀活動,逐步形成伏羲八卦,之后又演義出文王八卦。但是到戰國時期經孔子的加工整理,易經開始分割為易理派與卜數派了,也叫象數派與義理派。

    孔子刪述易經后,整理出來的周易將中國人認識自然的自然法理與人文哲理歸納融入易理之中,形成中國傳統義理學派的總綱,最終成為封建主義王朝的思想綱領。而象數派則相形漸絀,自漢代以后逐漸退出上層建筑,淪落到中下層,最后墮入社會最底層。

    在這部書里我對易經產生的原因不做過多的探討,只就我對易經的意義作詳盡的闡述,發表我對易經的個人看法。

    易經,是上古沿黃兩岸定居的民族用來“卜筮”算卦的文化沉淀,是古人用來預測未來事物發展規律的學問,數學計算方法就是二進制,也與十六進制,八進制有關。所以易經所觸及的交匯點就與二、四、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有關,呈遞進程式,無限倍加,可以無窮進。二進制就是循環遞進的數,可以無窮大,所以它也是宇宙無限大的倍加方程式。也就是說,易經的數學原理是計算物質發展運動規律的學問,揭示著自然宇宙的奧秘。

    因此,易經就是一部專門昭示宇宙間一切事物發展規律的學問,也是以物質基礎為基礎純粹計算物質運動規律的學問。可以這樣理解,易經包括了宇宙萬物的一切自然規律,無論你是核裂變,大爆炸的,超空間永恒不變的,廣義相對的,狹義黑洞穿梭的,都被易經原理囊括于時間和空間的統一之中,也就是易經六十四卦之中。也就是說易經把計算宇宙延伸的無限數概括為六十四個數,并把物質運動的規律現象聚集于易經六十四卦之中,并用這六十四個基點的象,來預測宇宙間一切事物運動動行變化的規律性,這就是易經。

    那么,我們來了解一下易經第一卦,乾卦的奧秘。

    周易系辭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伏羲先天八卦,一乾、二兌、三離、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文王后天八卦,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為中宮,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其中乾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卜筮為六爻純陽,六爻疊陽純正于極陽之時,也就是指事物發展運行到時間和空間的極陽點,用時間和空間對應就是太陽運行到中午時分。天干地支以丙、午表示。在數為甲,在宇宙為太陽,在世界為天,在國為君,在家為父為夫,在身為頭。八卦落九宮:先天干一,后天干六。四季旺于秋,衰于冬。五行臨金位,其性純陽,性剛。

    這些知識是沿黃華夏先祖超凡智慧的結晶,用現代科學知識回看這些理論正在逐步驗證其偉大的正確性。首先宇宙起始于一元裂變,純陽核變生成宇宙,但核聚變不是一次,次序多次的核爆炸生成整個統一的時間和空間,易認為宇宙經歷八次有規律的裂變形成統一的時間和空間,而這統一的時間和空間并沒有停止運動,而是遵循八次易數的自然規律倍加運行著億萬次的循環運動,循環運行著統一的時間和空間,運動發展著宇宙規律,并遵循八次標準形態的自然規律,推進與延續著宇宙不變與萬變,狹義與廣義的宇宙規律,生生不息,無限循序,永恒不滅。

    這就是易經的偉大。

    可以說易經開啟了中華民族最原始的自然科學,為中國人認識世界打開了一扇自然科學的天窗,同時也為中國人認識自然,發展社會,創造文明,開啟了一扇文化思想的天窗,形成中國人自產生文明就隨之產生的認識自然科學的思想方法。

    易經自形成起就不是單純為卜筮而創立的一門學問,而是中華民族認識自然科學的思想印記,就如原始人結繩記事一樣,記憶著中華民族最傳統最原始也最科學的自然記憶。但是,正是易經超乎尋常的超前認知,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就演化成中華民族百家思想的根基文化,開啟了中華民族之后三千年的傳統文明,也為中國封建主義文化思想開啟一扇知識天窗,為統治華夏民族找到了形而上的思想手段。

    下面就孔子編纂后的周易發表一點我的看法。

    卦首,“元亨,利貞。”元,起始也。亨,通也。利,好、順也。貞,堅定也。這就是說起卦通順,占卜卦者利好是堅定的。也就是說,世界上一切事物發展到“乾卦”運行的數字階段,事物運行的基點是好的,“元亨利貞。”的,通順,利好的。而決非“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

    初九,潛龍無用。秋分龍潛于水,化形于無,卦行于此沒有意義,對占卜者而言沒有可用之處。這只是易者描繪秋分時節天象霧靄潛伏變化的一幅現象圖景而已。決非什么龍德而隱者也。確乎其不可拔,乾龍也。

    九二,見利龍在田,利見大人。就是說,形狀似云團的霧龍出現在田間,也可以解釋為秋分左右早晨霧氣蒸騰于田野之中,其形如龍,有利于農業生產,利益于眾人,對所有人都是利好的。而并非什么龍德而正中者也。君德也。什么龍德?德者,行止,行規也。龍如云,何德之有?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勤奮的人終日勞作,晚上回家必然勞累,周身庝痛,無兇。“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這句話還算靠譜,勤奮有志氣的人,守規則,知進退,創業立家終日乾乾,只為修辭立誠,忠信居業,非辛苦,但無憂,無災禍。但是下半句“知至至之,雖危而無咎矣。”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下河沐浴,無兇,不會出現災害。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把“或躍”詮釋為“上下無常”“進退無恒”是不是牽強附會?或躍只是氣象無常的自然景觀而已,怎么聯系到人了呢?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飛在天上的龍云,雨露大地,滋潤萬物,必然利于眾人,對所有人都是利好的。怎么就“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了呢?

    上九,亢龍,有悔。精神高度亢奮的龍,有懊悔表現,于占卜者不利。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亢龍,霧氣蒸騰的景象,亢奮而騰躍的云龍怎么就“高貴在上而無品,高高在上而無下民”了呢?的確如此,上層建筑是為權貴們建造的,自然下民無位了。“賢人在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大概是說他自己的,懷才不遇了。

    用九,群龍無首,吉。沒有首領的群龍,自由,吉利。這句話沒有圣言了,因為在封建主義思想者看來,這句話是反動的,所以避而不談。“群龍無首,吉。”含有高度的自由主義思潮,自我意志嚴重,自然要退避三舍。

    從這一卦的詞義來看,這不過就是古人用來占卜的一個簡單的卦辭而已,只是說明事物發展到這個基點呈現的規律性跡象,也就是事物發展到這個階段,可能會出現的吉與兇的預測結果。

    可是幾千年來被文人仕大夫們與統治階級各取所需,段章取意,把其復雜化了。如果從思想領域出發來看這卦辭的含義,其實這是一篇宣揚自由的卦辭,只是后來孔子以及儒家弟子與仕大夫及站在最高層的統治者們給歪曲了罷了。“用九,群龍無首,吉。”這是無政府主義者的宣言,當然,這是任何一個統治者以及利益階級都不會認可的。

    那么,如果我們現代人從卜筮的角度卜到這一卦,又該怎么來理解呢?

    易經第一卦,乾卦,是論述宇宙萬物處于陽極狀態下可能呈現的自然現象,是六十四種的一種自然天象,也是六十四個小宇宙中的第一個自然天數。先天八卦認為“乾在上,坤在下。”數一,位在南,后天八卦乾運動到西北,數六。從易經的原理看先天八卦是正確的,今天看宇宙是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的統一體。乾在純陽之位,是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處于“乾”這一小宇宙的自然天數。乾不是不變的,乾如太陽,是核能的釋放,由氫氦組成,點燃了恒久之火,照亮深邃的宇宙空間。

    如果用于預測事物發展規律,就是六句話:

    元通順亨利好已定,

    隱晦不明無以為用。

    霧騰田野農豐利眾,

    勤耕守業終究太平。

    龍躍在天眾人仰觀,

    群龍無首大吉亨通。

    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山县| 辽阳县| 尉氏县| 道孚县| 阳城县| 寿宁县| 喜德县| 山阴县| 志丹县| 延吉市| 武夷山市| 龙海市| 刚察县| 吉安市| 古浪县| 海宁市| 将乐县| 吉隆县| 镇宁| 铁岭市| 永济市| 尚志市| 龙江县| 临江市| 石楼县| 巴马| 固原市| 灵川县| 澄江县| 荆门市| 黄山市| 遂宁市| 渝中区| 安福县| 永昌县| 新津县| 昌黎县| 名山县| 天台县| 阿坝县| 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