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產能

作者/安溪柚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基于此,中國騰飛在星洲郊外興建新的飛機制造廠得到了星洲地方的大力支持,不但成片的土地被大方的轉到中國騰飛的名下,而且還在審批、政策給予極大的優惠,所以中國騰飛在星洲飛機生產廠規模僅次于秦嶺南麓的飛機生產基地,光占地面積就達到了242公頃。

    其中用于飛機的總裝的一號車間占地就有22公頃。

    目前整個車間正在進行擴建、改造,未來的規模將達到28公頃,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超級生產車間。

    短期的產品主要是十號工程的量產型號,以及預計在2010年前完成定性的海軍FC—23型艦載戰斗機的批量生產型。

    FC—23艦載戰斗機就不用說了,本來就是中國騰飛的杰作,十號工程的量產型號也放在這里似乎讓人有些意外,畢竟那是成功飛機制造集團的獨門生意才對。

    原本的規劃也是如此,由成功集團生產十號工程的量產型,中國騰飛做配套,等于是一個主攻,一個輔助兼打野。

    結果空軍對十號工程的一系列試飛和評估后對這款飛機滿意的不得了,特別是換裝了中國騰飛出產的WD—70系列大功率渦扇發動機后,整體的性能完全超出了空軍下的預期,因此決定加大該機型的采購量,要求生產單位在2010年前完成空軍六個戰斗機飛行團的換裝,并至少有兩個戰斗機飛行團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成功集團盡管早年引進了部分中國騰飛的脈動生產線技術,提高了飛機生產的效率,可問題是部分脈動生產線技術終究不是全套實用化技術,再加成功集團下屬的幾個重要配套廠在黃峰調離成功集團后,整體的產業升級步伐放緩,沒有借著中國騰飛升級的步伐,成功完成自我的技術革新,導致整體的效率并沒有本質的提升。

    如此種種疊加在一起,使得成功集團的十號工程量產型號的年產量只有區區的18架。

    平均每個月生產1.5架。

    這個效率放在平時已經算很好的成績了,要知道東北航空工業負責生產的蘇—27國產型年產只有12架,平均每個月只有一架的產量。

    這倒不是說東北航空工業保守,不脈動生產線,而是源自蘇聯的整套蘇—27的生產體系本身的冗余度實在太小,中國騰飛曾經組織過相關的精干力量在東北航空工業生產基地研究了大半年,硬是找不到能夠融合蘇聯原裝生產線的辦法。

    當然了,依照中國騰飛的能力,拋開蘇聯的原裝貨,重新一套資產的脈動式生產線也不是不行,可這想法剛提出,就遭到俄方合作企業的反對。

    沒辦法,俄方合作企業早就將這條轉讓給東北航空工業的蘇—27生產線當做永遠下金蛋的雞呢。

    每年的設備維護、零部件的更換、飛機結構件的進口,俄方合作企業在其中不知道吃了多少好處,怎么可能讓人推倒了重來?

    那不等于是自己砸自己的飯碗?

    而東北航空工業這邊在蘇—27國產化方面做得也不是很給力,以至于這款機型已經引進國內十多年了,不少關鍵部件兒依舊依賴俄方合作企業。

    特別是航空發動機,早就嘗試過中國騰飛的WD—70系列大功率渦扇發動機,可時至今日量產型號依舊使用俄方的AL—31系列。

    究其原因還不是東北航空工業依舊沿用俄方生產的任務計算機,導致飛機自檢狀態只默認俄國的AL—31系列,其他型號根本就接入不進去。

    本來東北航空工業想借著艦載機競標成功,獲得海軍的海量資金后,再申請一下空軍的支持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可結果艦載機項目被中國騰飛給截胡了,面對巨大的資金缺口,東北航空工業也只能是放緩腳步,拖延至今。

    這要是放在以前,中國騰飛估計能出手拉對方一把,問題是此時的中國騰飛早已不是當初那個空有一身技術實力沒有任何型號的毛頭小子了,手各型飛機加在一起足有二十多個型號,自己這邊都忙不過來呢,根本沒有余力去管別人的事兒。

    可這樣一來空軍方面就急了,這么多年心心念念的三代機高低搭配好不容易具備了列裝條件,總不能光解決個有無問題吧?

    必須大規模列傳,形成猶如美軍F—16和F—15那種大型編隊才具備真正的作戰能力。

    特別是空軍確定了由國土防空提升為攻防兼備的建軍思路后,這方面的需求便更加迫切,可結果各家的產能卻拉胯的跟不來,你說空軍他急不急!

    這要是放在以前,空軍就算急死也沒用,建國時期劃分的航空工業分工體系早就將生產格局給定死了,再加這么多年的發展,更加劇了這種產業固化的格局。

    所以即便空軍急也沒用,生產廠兩手一攤,我就這么大能力,你能把我怎么樣?

    能怎么樣?該等還得等唄!

    然而新一屆的空軍領導卻不這么想,改革可不僅僅是部隊自己向前發展,在如今全球一體化,裝備信息化、智能化的時代,改革更是全方面的。

    既然如此,憑什么建國時期的產業分工就得繼續延續?長久以來的產業格局怎么就不能打破?

    空軍領導之所以有這樣的底氣主要還是因為中國騰飛。

    其生產的運—18NB大型運輸機可是最大起飛重量125噸的大家伙,空軍在2002年訂購了48架,中國騰飛只用了3年時間就全部交付完成。

    若是刨去等待配套廠備貨供料的一年,實際生產只用了2年的時間。

    年產達到24架,平均每月2架!

    就這,當時在總部裝備部門任職的空軍領導在調研中國騰飛軍用運輸機生產線時,莊建業還不好意思的說,自己沒有爆產能,如果全部滿負荷運轉的話,中國騰飛能夠將運—18NB的產能由現如今的每月2架,提升到每兩天一架的程度。

    空軍領導吃驚之余,就把這件事牢牢記在心里,待走空軍領導崗位后,面對幾個生產廠拉胯的產能,他直接給莊建業打電話,直截了當的問,戰斗機這邊中國騰飛能不能下餃子!

    莊建業那可是懂王,天字一號的真男人,毫不猶豫的就來了一句:“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华宁县| 鹤岗市| 巫山县| 承德县| 景洪市| 吕梁市| 墨江| 宁国市| 确山县| 浦北县| 通城县| 兰坪| 黄梅县| 清原| 曲阜市| 霍林郭勒市| 汪清县| 永济市| 马关县| 平武县| 柏乡县| 恭城| 江永县| 林甸县| 华蓥市| 正宁县| 安丘市| 赤壁市| 井冈山市| 杭锦旗| 新余市| 滦南县| 陆丰市| 通道| 陕西省| 武鸣县| 崇信县| 合作市| 永顺县| 什邡市|